“四下基层”要追求“三种境界”
  • 8


“四下基层”是指宣传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下基层,调查研究下基层,信访接待下基层,现场办公下基层,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。“读书三境界”是清代文学家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提出的读书理论。我们在用好“四下基层”工作方法的过程中也要达到“三种境界”。第一种境界是“独上西楼,望尽天涯路”,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明确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;第二种境界是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,要把为民服务落实到勤勤恳恳、孜孜不倦的工作中;第三种境界是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,要把为民服务落到实效上,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。

要想达到第一种境界需要坚持理论学习,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、守江山,守的是人民的心。”习近平总书记是在人民中成长起来,始终保持着对“我将无我,不负人民”的赤子之心。“四下基层”工作制度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机制,党员干部要坚持学思想、悟原理,提高政治站位、明确政治担当,将个人理想信念融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目标中。时刻对“我是谁、为了谁、依靠谁”的问题有清晰的答案,坚持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依靠人民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

要做到第二种境界需要落实好“四下基层”的工作方法,扎根基层、躬身实践。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,实干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担任市委书记时跋山涉水、披荆斩棘,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走遍9个县,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。通过深入基层,建立起和群众沟通的桥梁,倾听群众的声音,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,解决好发展所需、改革所需、基层所盼、民心所向的问题。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“四下基层”的工作方法,学习和发扬这种实干担当精神,扑下身子,深入基层开展工作,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、化解矛盾在一线、工作落实在一线。

jbo竞博·电竞app

要做到第三种境界需要把群众满意度当作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。对于历史遗留问题,涉及部门多,情况复杂,这就需要拿出钉钉子的精神,不推脱,直面挑战,一锤接着一锤敲,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解决;对于同一类问题可以总结一批经验,推广一类做法,把群众提出的“问题清单”转化成为民服务的“成果清单”。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群众评价机制,畅通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,把群众评议的“软指标”变成推动基层干部履职担当的“硬杠杠”。让党员干部增加“面对面”与群众沟通的机会,增强实干担当的精神,增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。通过群众评价机制,可以评出干劲、评出人才、评出方向、更重要是的是评出了民心。

(来源:北京市通州区委组织部 张凯)

“四下基层”要追求“三种境界”